安徽尊时凯龙人生就博集团有限公司 - 楼市面对面 - 政策法规
  1. 尊时凯龙人生就博

    1. 房价继续上涨考验政府底线 或出更严厉措施

      发布日期:2011-05-31 浏览次数:2150

          上月 ,楼市遭遇“史上最严厉”调控 ,全国特别是一线城市成交量惨跌 ,但是房价依旧坚挺。市场人士分析 ,管理层或将出台在力度和范围上更严厉的调控新政,剑指高房价。     对于目前调控的执行情况 ,银行人士认为 ,银行并没有“躲猫猫”;由于感觉到管理层调控的决心,有些中小银行已暂停房贷业务。     或有后续新政跟进     上周有报道称,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起草一部“更严厉”的关于楼市调控政策的新文件,力度和范围将大于不久前出台的 “新国十条” 。而新政的出台时间,将视本次楼市调控情况而定,如果调控达不到预期 ,将会很快出台。     虽然该传闻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于昨日(5月17日)表示目前并无楼市调控新政出台,但更严厉的楼市调控措施又将出台的风声近日却愈演愈烈,直接触动市场敏感的神经 。     “4月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主要是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,这一点要与使房价马上下跌要区分开来。”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付立春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采访时指出 ,如果房价还是持续过快上涨,调控政策并没有达到目的 ,后续的调控政策肯定还会跟进。     付立春表示,四月的楼市调控风暴,主要是看房价的过快上涨能不能被有效抑制,而不是马上就要房价过快下跌 。“过快下跌首先是不太现实 ,其次对银行等机构会造成危机性的不良影响。”他指出。     记者发现,虽然楼市调控下住宅成交量出现惨跌,但此前疯涨的房价如今却依然坚挺,二线城市大多数楼盘非但没有降价,甚至有继续上涨的势头 。     对此 ,付立春分析说 ,个别二线城市在经历调控的过程中,需要传递的周期和时间 ,不可能立刻急刹车。目前各别城市的房价还在过快上涨,可能是因为政策没有跟上或者执行不够。他认为,地方政府有必要针对各自的情况制定地方版的楼市调控政策。     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采访时也指出 ,此轮的地产调控风暴较以往不同的是,地产商对政策要达到的目的很清楚 ,而调控的效果需要时间来验证,并不一定能让房价快速下降。     调控不能急功近利     自2009年底,从“国四条” 、“国十一条”到近期的“新国十条”,一系列的“政策重拳”出台都旨在勒住高价房疯涨的缰绳。随着北京等一线城市楼市调控政策的严厉出台,更让市场看到从中央到地方调控楼市的决心。     “房价跟股票一样,不是说想调到哪个价位就调到哪个价位,政策上只能等等看看 ,如果楼市调控政策一出台 ,房价第二天就能掉下来 ,那这个政策就太牛了。”鲁政委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指出,楼市调控政策的效果需要时间验证,任何经济政策的出台都不能马上解决问题,不能过于急功近利,也不能操之过急 ,目前最可能的政策操作就是“等等看看”。     鲁政委进一步分析称 ,政策在相当短的时间里,不可能马上出效果 ,开发商的资金链也不可能马上就断,目前楼市的成交量开始萎缩,虽然还不能确认房价是否下跌,但这也可能是房价即将出现变化的前兆。     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近日也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 ,对于后续政策的出台,不能“操之过急”。她认为 ,至少要等到今年第三季度 ,才能准确地判断本轮政策的效果 ,并做出进一步的决策。     一位接近国土部的专家也向记者表示,旨在扩大政策性住房用地供应、打击囤地炒地的土地政策已基本出台完毕,重在执行,近期不太可能在土地政策上做出调整 。     银行没有“躲猫猫”     有业内观点认为,一旦此次楼市调控不明显 ,银行在实施新政时执行力度可能执行不足 ,存在 “松绑”现象 ,而在下一轮更严厉的调控政策中 ,可能首先利用金融这把利剑。     对此,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房贷负责人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 ,银行也“嗅”到管理层调控的决心,谁也不敢“顶风作案”违规操作 ,一些中小银行已暂停房贷业务。     鲁政委也指出 ,银行在此轮楼市调控中并未“躲猫猫”,在第三套房的停贷方面和房贷利率首付方面也都严格执行。     同时,鲁政委还表示,从中长期来看,还是应该增加房屋的供应,以分流投资的需求,解决楼市的本质问题 。他补充道 ,目前楼市的投资需求如此旺盛,如果金融市场有丰富的金融投资产品,引导这部分资金分流,或许楼市的供需也能得到一定的缓解。     付立春指出,现有的楼市调控政策趋于温和、稳定,如果能真正稳定实施的话效果也将会明显。如果进一步抑制楼市贷款的话,由于政策的出台是指导性的,对金融秩序的影响会较大。     他表示,如果房价近期过快上涨的现象能得到抑制,同时有小幅回落的话,这个局面是比较理想的,对投资 、投机的“挤出效应”也比较明显 。  
      1. XML地图